1.《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谁有对儿童有益的长篇小说,记住,有意义的,不要是那些爱情小说,武侠小说等等无聊的书,是儿童看的。

3.拜伦式英雄

4.什么特工类的**好看 最好是国语的。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事迹〗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

长篇小说6部:《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部: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

游记6部:《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部:《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部:《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60余篇

〖安徒生资料〗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的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童话意义〗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作品的中国史〗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安徒生的历程〗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抗议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父亲是丹麦欧登赛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想家力丰富并有点浪漫气质,不过这些在他来说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他的妻子是一个质朴的女人——并不美,但很耐劳,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这个春天,鹳鸟再次飞来,庭院里的醋栗树重新皱起细小的新叶,小小的安徒生知道自己已经6岁了。他故作正经地走在父亲身边,指点着收拾旧巢的鹳乌。当听说夏天以后,体弱的小鹳鸟因为无力飞到埃及过冬,会被啄死的时候,他忧愁起来:“让它们到咱们的顶楼上来吧,冬天里我一定会分点东西给它们吃的。”

欧登塞是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许多神秘的传说在空气中荡漾不绝。纺纱室的阿婆们有时会把《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讲给来玩耍的小安徒生听,使这个原本喜欢空想的脑子更加丰富了。小家伙多么奇怪啊:许多人听着这些可怕的故事都无限叹息,担惊受怕,可是过后却好像没事儿似的。在他来说,他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母亲对柔弱的独生儿子充满怜爱,为了让他逃过学校坏脾气老姑婆的肉体虐待,6岁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那里读书,成为年纪最小的学生。这位以公平温厚而备受尊敬的教师很喜欢女孩般文静的新学生,课间时常牵着他的手在校园里散步,并不时对嬉闹的学生们喊一句;“安静点,淘气鬼们,别把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走过了,可是他一声不吭。同样贫苦出身的萨拉发誓自己将来会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安徒生睁大双眼:“那多乏味!”公主怎么能当管事呢?“我长大以后,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诉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贵族的分支,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总有一天……萨拉笑起来,这小家伙一定是疯了。第二天,一个磨坊主的儿子奥来揪着安徒生的头发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儿呢?”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爱情黯然退却。但在幻想中,他让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萨拉,并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谅了欺侮嘲笑他的奥来,当这个顽童被罚站在桌子上时,小安徒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奥来羞辱的处境,以至于被罚者还没有哭,他就哭出声来,并苦苦哀求老师原谅他的“敌对行动人”。这件事后,作坊主的儿子就成了小个子安徒生的保护人了。

时光过得飞快,在学校里安徒生十分快乐,然而时世的艰难使学校关闭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儿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他给小人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幻想。

不久,一种更美好的东西闯入他的生活——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开始想编自己的戏——他把父亲教给他的几句德语词汇讲给木偶。你听,“Besen!”这个词多么响亮,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木偶最爱说的字眼,其实就是“扫帚”的意思。

1813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战争,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中,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胜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玛利亚本是想拼死独立支撑一家的,可镇里的长舌妇们嘲笑她的儿子游手好闲,母亲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儿子送到工厂里做童工。11岁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当一次间歇时他唱起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他那清脆、响亮的歌声能打破工地的沉闷,还要求这个小家伙做什么呢?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他甚至独个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一个工人对他说:“干嘛你不去当演员?”

是的,那对他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不能导演命运的话,那么在舞台上演出命运不是也很好吗?这是多么奇妙的设想!于是,当安徒生14岁受过坚信礼以后,他对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计划表现出惊人的执拗——“不,妈妈,我要当演员。”

尽管安徒生向妈妈保证一定会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亲毫不让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帮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这里开放,得离开此地到远方去寻找!”

携带着30个银毫子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在马车上回首故乡。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诵欧登塞。谁知道,我不会成为这个高贵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时候,在一些地理书中,在欧登塞的名字下,将会出现这样一行字: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安徒生在这里出生!”

这是一个准确的预言。然而此时,1819年9月6日当那个14岁的瘦高个儿的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包袱,眺望着已展现在他面前的哥本哈根时,故乡却仿佛已遥不可及,这个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独。但他立刻擦去眼泪,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要行动,信心百倍地行动。这个来自小镇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谭》中的贫苦少年阿拉丁一般,开始为自己的神灯而奋斗了。

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便又去求见皇家剧院的经理霍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经理打量了一下这个鹳鸟一般细高的孩子以后说道:你长得太瘦了,演起戏是会被观众嘘下台来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动建议道:“这个好办,只要您给我10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我很快就会长胖的。”经理恼怒了——这个穷小子若不是白痴,就是来寻开心的,立时便发出逐客令,沮丧的安徒生只好离开。

舞蹈学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经一位熟人介绍,他做了几天小工,又因为满口乡土口音而被人当作笑料,只好气愤地离开作坊。他流浪街头,茫然无措,突然想起在报上看到过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不顾一切地闯进了教授正高朋满座的家。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在哥本哈根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何况,他的歌声的确展示着一颗热爱缪斯的心。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西博尼的歌唱学校。

然而幸运不会总跟着一个人,虽然安徒生勤奋超人,但一场大病损害了他的声音,学声乐已毫无希望。接下来的挫折使他发现,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戏的天份。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舞台。

4年离乡奋斗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这个更为广阔、充满悲欢离合的社会。在学校里,他阅读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麦的古典作品,深深体验到写作的魅力。他突然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灯”是什么了——那就是“文学”。只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气和一颗真诚易感的心灵,就一定能够攀上文学的顶峰。

1822年,几位评论家读到了一个叫《阿芙索尔》的剧本,这是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送来的。剧本韵律不齐,有许多语法错误——当然,作者毫无修养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且慢,这其中有许多火花真实地、生动地闪烁着,也许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可以给戏剧界带来点清澈的东西。于是剧本的作者,汉斯·安徒生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深造,国家顾问古林先生为他申请了一笔皇家公费以支付用度。

17岁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级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对他来说可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们嘲笑他是乡下笨汉,因为他丝毫不懂上流社会的礼节,在他们眼里,他就是那只不受欢迎的“丑小鸭”;同时,那些繁复的拉丁文修饰语多么无聊:空洞的语言即使矫揉造作地装饰起来,也没有灵魂,而他必须背诵它们!

不过,经过考验和磨难,他总算在1828年通过了毕业考试。而且这几年中,他阅读了不少诗人和作家的作品,拜伦、海涅、司各特,他们才是真正的瑰宝啊!

在学校里,安徒生没有忘记他的创作,他的诗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发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评。1829年,安徒生的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公演,听着观众的喝彩,年轻的剧作家滚滚泪下——十几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戏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和欢呼。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这样说过。从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终其一生,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安徒生是诗人、 剧作家、 游记作者,他多才多艺,还剪得一手好剪纸。在纪念他的博物馆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种图案,有挂在圣诞树上的舞蹈者,有各种花卉和动物,甚至大门上的门徽,也是他的人头剪纸。

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写信给女友说:“我要为下一代创作了。”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认为,在诗歌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子们一点快乐、希望和教益吧?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婉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从这一年起,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夜莺”……他赋与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它们歌唱。他把它们献给一切人——孩子们为那奇异动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则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间,流连不去。

安徒生的童话中不仅充满了奇异的梦幻般的火花,而且这位从苦难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对劳动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划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着圣诞夜的欢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身上插着刀叉的烤鹅冒着热气蹒跚走来……可幻景一闪即逝,元旦的清晨,人们发现她已冻死街头。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样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深刻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哀寄希望于天国。

安徒生晚年有一篇最长的童话《幸运的贝儿》颇具自传色彩。童话的主人公贝儿一生追求至美,追求充满美的艺术境界,当他成功的时刻,当观众们向他欢呼的时刻,当他心爱的女孩将花束向他抛来的时刻,“像索福克里斯在奥林匹亚竞技的时候一样,像多瓦先生在剧院里听到交响乐的时候一样……他心里的一根动脉管爆裂了。像闪电一般,他在这里的日子结束了——在人间的欢乐中,在完成了他对人间的任务以后,没有丝毫痛苦地结束了。他比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幸运!”这正是安徒生自己一生的追求。

安徒生并不漂亮,而且并非出身名门,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轻人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鉴于以往与女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

在童话中,那位优美、高贵、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女儿。美丽的小人鱼天真、善良、无私,她浓郁的爱情如此坚韧而纯净。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宝贵的东西——灵魂。这也正是安徒生艺术上的追求——永恒的、真挚的、人的灵魂。

〖安徒生创作三部曲〗

1.安徒生第一时期(1835~1844):

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 安徒生第一集童话出版之后,当时以诗人厄楞士雷革(1779~1850)为首的「浪漫主义」运动正在丹麦进行。安徒生和当时的浪漫主义者不同,他那种富于想象的活泼文体丝毫没有华而不实的味道,而是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此期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国王的新衣》、《小美人鱼》。

《拇指姑娘》(1836)「再会吧,美丽的小鸟儿!」她说。「再会吧!在夏天,当所有的树都变绿的时候,当阳光温暖地照着我们的时候,你唱出美丽的歌声?我要为这感谢你!」于是她把头贴在这鸟儿的胸膛上。她竟马上惊恐起来,因为他身体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跳动…… 《国王的新衣》(1837)「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拖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海的女儿》(1837)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透过它们,它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云。它们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

《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可以说是?手忙脚乱?, 丘吉尔十分担心美国将战略重心移向太平洋,从而致使?先欧后亚?的战略破产。于是,?事件?发生后的第7天,他来到了白宫,说服罗斯福实施北非登陆计划,但马歇尔却不同意。首先,英国人的建议,主要在于政治的需要。作为反对东方势力的坚硬分子,丘吉尔并不愿意看到美国和苏联走得过于?亲近?。制定北非登陆计划,可以很好地将美国与英国紧紧地绑在一起,从而在政治上?边缘化?苏联。

太平洋战场是个无底洞,战争资源浪费严重。美军参战后,大量的资源用在了太平洋方向,也就是说,对美国海军的帮扶过大,而几百万陆军在国内?无所事事?,显然是一种浪费,登陆欧洲才是发挥陆军作用的主战场。更重要的是,马歇尔和史汀生对罗斯福迁就英国人,对其有求必应的态度十分不满。更何况,把美国的巨大人力和物力用在非洲,既分散了美国实力,又对战争进程毫无帮助。除了丘吉尔暗自高兴外,美国和苏联的利益都将无法保证。

自美国参战以来,美军?厉兵秣马?也很长时间了,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的动作,这可是?出彩?的最好机会,然而,英、美两国却在进攻方向上争论不休,浪费时间。其实,在罗斯福心里,无所谓具体方向,只要能让美军尽快的?打出去?就行。所以,罗斯福既同意英国人的计划,又支持马歇尔。关键是看,谁能在1942年能够进攻,他就支持谁。说白了,他把军事问题这个?皮球?,踢给了马歇尔和丘吉尔,看谁能说服谁。然而,马歇尔并没有做好在当年发起进攻的准备。

谁有对儿童有益的长篇小说,记住,有意义的,不要是那些爱情小说,武侠小说等等无聊的书,是儿童看的。

面对新的战争形势,罗斯福考虑将所有同德意日进行战争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同盟,通力合作,打败法西斯。1941年12月24日,他向丘吉尔就成立一个大同盟交换了意见。丘吉尔早在大西洋会议上就建议成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组织,使一切国家与民族获得安居乐业的手段”,只是由于当时美国尚未直接参战,罗斯福不肯答应,只同意“建立一个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代替“国际组织”。这次,罗斯福提出成立一个国际组织,丘吉尔欣然表示同意。他说:就这个问题“在原则上、在感情上以及确实在文字上,我们是完全一致的”。

大同盟的成立宣言草案是罗斯福拟定的,最初叫《协约国家宣言》。后来为有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集团,罗斯福从拜伦《蔡尔德?哈罗德游记》一诗中,借用了“联合国”一词,称之为《联合国家宣言》。

拜伦式英雄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论语》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繁星·春水》

《呐喊》

《女神》

《子夜》

《家》

《雷雨》

《围城》

社会科学与艺术

《上下五千年》

《世界五千年》

《苏菲的世界》

《理想国》

《***宣言》

《法律的故事》

《漫话圣经》

外国文学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童年》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哈姆雷特》

《唐吉诃德》

《歌德谈话录》

《巴黎圣母院》

《欧也妮·葛朗台》

《复活》

《普希金诗选》

《泰戈尔诗选》

人物传记

《毛泽东传》

《周恩来传》

《我的父亲邓小平》

《拿破仑传》

《林肯传》

《甘地自传》

《丘吉尔传》

《罗斯福传》

《牛顿传》

《达尔文》

《爱迪生传》

《居里夫人传》

《爱因斯坦传》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

《华罗庚》

《杨振宁传》

《贝多芬传》

《肖邦传》

《梵高传》

《卓别林传》

《松下传》

《比尔·盖茨传》

《永远的乔丹》

科普读物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科学的历程》

《魔鬼出没的世界》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

《宇宙》

《趣味数学》

《从元素到基本粒子

《元素的故事》

《昆虫记》

《森林报》

《基因的故事》

《克隆的世界》

《人类的故事》

《数字化生存》

《未来时速》

《寂静的春天》

《高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知识经济》

人生教育

《人生宝典》

《傅雷家书》

《人性的弱点》

《富兰克林自传》

《海伦·凯勒传》

《红岩》

文学艺术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爱的教育》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哈利·波特》

《郑渊洁故事集》

《花季·雨季》

《西方美术史话》

《美的历程》

中华上下五千年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

船长的女儿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0天环游地球

冒险小虎队

爱丽斯漫游奇境

孙子兵法

格列佛游记

什么特工类的**好看 最好是国语的。

多年後,再读诗人的生平,再度感受他的激情浪漫,风流倜傥,还有孤傲苦闷,挣扎对抗,对情的渴望与失落,对自由的追寻与迷茫,才情四溢,却最终,客死他乡。

他是跛著脚的天才,曾经没落困顿,而後阴差阳错重回贵族行列,他一直没有归属感,不像贵族,抨击贵族,却又无法摆脱贵族的优越,高傲。

家人严厉苛刻,家族暴力凶残,妻子冷漠守旧,唯一的女儿早夭。於是,他总在爱,从生到死,爱少女也爱少男,爱**也爱英雄。

异国流亡,他像再次被母亲抛弃,孤苦伶仃反抗一生,爱情,也无法挽救他的漂泊无依。

凄风冷雨中,他没能熬过去,英年早逝,不知当年的他,弥留之际,是否依然心怀故土,从春到夏,魂归兮?

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讲述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爱情小说”,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我们也身处这样的时期。不知爱情是否可以幸存,面对惶恐无措,疫情肆虐,身体被困在原地,我们的精神该在何处安放呢?浪漫关乎诗意,幻想,不拘泥。坚守信念,坚守感情,纵有忐忑茫然,犹豫不定,也会有那些同类和我们一起,一路前行。

~~~~~

乔治·戈登·拜伦

(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位伟大诗人,还是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人物生平→_→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父母都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

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创建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许多知名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欧洲和英国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

1809年3月作为世袭贵族进入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进步立场。

剑桥毕业后,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

从1809-1811年,拜伦出国东方旅行,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

1809年6月26日离开英国,去东方(南欧和西亚)游历。此后半年内,先乘船到葡萄牙里斯本;再骑马到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经撒丁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到阿尔巴尼亚,会晤那里的统治者阿里·帕夏;

12月25日抵达希腊名城雅典。拜伦此次出国远游饱览各地自然景色,观察各国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接触各阶层的人们。他亲眼看见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西班牙游击队,看见在土耳其铁骑蹂躏下,正聚集力量准备发动解放斗争的希腊人民。

这次旅行也激发了他对南欧各民族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一、二章1812年2月问世,轰动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

然而,这并没使他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妥协。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连续的感情旋涡中。

在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轻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1813年向安娜·密尔班克**求婚,1815年1月和她结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最大错误。

拜伦夫人是个见解褊狭、深为其阶级伪善所囿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 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另一流亡诗人雪莱,对英国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ner of 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

巨著《唐璜》是其最重要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讽刺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头脑厌恶"等等。

1824年,拜伦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

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全国哀悼三天。

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

~~~~~

浪漫主义

他在短暂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众多光辉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

在这些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入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

拜伦的"抒情史诗"随着诗人萍踪浪迹,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美丽风景画面,"从地中海到爱琴海的异域风光一览无遗,从葡萄牙绵亘起伏的山峦、西班牙壮观的斗牛场,到希腊、罗马肃穆的古迹废墟和阿尔巴尼亚的崇山峻岭。既有莱茵河岸的秀丽景色,日内瓦湖畔的苍茫暮霭,也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滑铁卢的古战场。

拜伦将诗人的无比热情首先倾注于对这些国家风光描绘上,激发出人民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为祖国独立解放而战斗。拜伦深情歌颂太阳、月亮、海洋、高山,热烈地赞美神话英雄、古代豪杰、历史遗迹、文化珍品,其主旨都是为召唤人们的反抗意志和斗争决心。

拜伦热情的呈现是多界面的,作品中既有同情:对遭受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王室和统治阶级奴役压迫的西班牙人民频频发出叹息。也有悲叹:深切地哀伤希腊人民在土耳其铁蹄下遭受蹂躏的凄苦命运。

他的作品中还有颂扬: 对古代艺术中诸如阿波罗神像、拉奥孔群雕、垂死的高卢人雕像等稀世珍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薄伽丘等人的遗迹的由衷的赞美。

更有豪放: 缅怀意大利往昔荣光,以高昂战歌激励爱国志士奋起反抗,推翻异族入侵者的暴虐统治。诗人的热情在作品中无处不在和无可遏止的,如他对海洋辽阔无垠的崇高礼赞:

奔腾吧,你深不可测的靛青色海洋!

千万艘船舰在你身上驰驱痕迹不留。

如他对月亮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描绘:

月亮升起了;

呵,是多可爱的夜!

流水般的月光向着海波倾泻;

也许,

姑娘们正为少年的情话所颠倒,

至于我们呢,

且等上岸再尝这种味道!

在浪漫主义诗人笔下,时时洋溢着奔放的热情,虽然诗歌基调有时会激越昂扬,有时又会讽刺辛辣,但不论是带有悲观情绪还是满怀战斗豪情,其诗歌"始终浸透着抒情气氛和爱憎分明的深沉感情"。

不仅如此,诗人还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结合对景物描写,由触景生情而直抒胸臆,随处畅叙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的精辟见解。

所以,若论拜伦抒情叙事诗的卓然不凡,则不仅在于其视野开阔,文笔的美妙,更在于人文知识内涵的丰裕与广博,所以拜伦诗作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可谓当之无愧。

拜伦是个热情如火的诗人,其热情还主要表现在他对现实不满反抗之中,面对统治阶级不公和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和压迫,许多诗作中提出过强烈的反抗与辛辣讽刺,但他不仅讽刺社会黑暗,更将热情倾注于战斗呐喊之中,在一首著名的战斗诗篇《路德分子之歌》中就振臂高呼:

等我们把自己织的布织完,

等我们把织梭换成了利剑,

我们就要把布匹

向脚下的暴君掷去

我们要把它染在他流出的血里。

作为浪漫派诗人,拜伦还将巨大热情融入借景抒情与叙事技巧的完美结合中,显示其诗作鲜明的艺术特色也呈现了浪漫主义新诗特殊艺术魅力。"抒情史诗"展现一幅幅雄壮撼人的时代画卷: 西班牙弥漫着拿破仑侵略战争的硝烟,意大利在奥地利统治铁蹄下颤抖,而希腊则呻吟在土耳其奴役下。

如潮思绪中,拜伦哀痛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悲伤,并无情揭露压迫者和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他凭吊滑铁卢战场,评说拿破仑的是非功过。在风光秀丽的日内瓦湖畔,湖光山色之中昂然高歌,赞美卢梭、伏尔泰等启蒙主义者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

在希腊,诗人置身于光荣的古战场,不禁思潮汹涌壮怀激烈,对希腊人民正遭受外族压迫命运深表同情,同时也对他们已遗忘古代祖先辉煌业绩表示不满和愤怨,他要用嘹亮战歌唤醒人们,改变其对祖国命运漠不关心的浑浑噩噩消极态度。

拜伦式英雄~~~~~

在《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些形象都具有作者本人思想性格特征。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 ,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出路。 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海盗》(The Corsair1814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这类人物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 一方面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激情,强烈爱情,非凡的性格; 敢于蔑视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反抗者和复仇者。

另一方面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存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弱点。 比喻的是悲剧性孤傲叛逆者,都有非凡才华和力量但在腐败社会中无法施展,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感情虚耗而感到绝望。

这也是作者思想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对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猛烈冲击,具有进步意义。但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作用。

" 拜式英雄"孤傲、狂热、浪漫,充满了反抗精神。内心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第一个"拜式英雄 "。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作品,长诗《唐璜》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

人物评价

拜伦搜寻英雄,并非限于东地中海各国和中世纪不可,因为给拿破仑加上一件浪漫主义外衣是不难的。拿破仑对十九世纪时欧洲人思想的影响深极了;克劳泽维茨、斯当达尔、海涅、费希特和尼采的思想,意大利爱国者的行动都受到其精神感召。

他的阴魂在整个时代昂首阔步,这唯一强大得可以起而反抗工业主义和商业贸易的力量,对和平论与经营商店倾注一阵嘲笑。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打算破除这个幽灵但劳而无功,因这鬼怪从未比现在势力更大。

只有一度他暂时对英雄感到厌恶:1814年当时自杀(在他认为)要比退位来得体面。那时,他从华盛顿的美德寻求安慰,但拿破仑从埃尔巴岛一回来这种努力就不再需要 了。

拜伦死时,法国"许多报纸讲本世纪两大伟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当时认为拜伦是"欧洲最高尚人士"感觉好像"丧失了一个弟兄 "; 后来喜欢上歌德,但仍把拜伦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对你的那些高尚人士来说,以这种或那种地方语言发表某个这样艺术作品几乎成了必需的事。因为正当地讲,除了说这是你在跟恶魔堂堂正正开始交战前同它的争论而外,还是什么呢?

拜伦用诗和散文及大量其它东西发表了《乔治勋爵的悲伤》:你的波拿巴特以惊人的大气派,上演他的歌剧《拿破仑的悲伤》; 配乐是大炮齐鸣和满世界叫喊; 他的舞台照明就是漫天大火; 韵律和宣叙调就是列成战阵的军士步伐声和陷落中城市的声响。"

的确,再往后三章卡莱尔发出断然号令:"合起你的拜伦,打开你的歌德"。但拜伦是渗在他血脉里,而歌德,始终是个志趣。

在卡莱尔看来,歌德和拜伦是对立人物; 在阿尔夫雷·德·缪塞看来,他们是往快活的高卢灵魂中灌注忧郁毒素这场罪恶勾当里的同谋犯。那个时代大多数法国青年似乎只是通过《维特的悲伤》TheSorrowsofWerther认识歌德,根本不认识奥林帕斯神式歌德。

缪塞责备拜伦,没从亚得里亚海和贵丘里伯爵夫人得到安慰--这话不对,因他认识她后就不再写《曼弗里德》。但《唐璜》在法国和歌德比较愉快的诗同样少有人读。尽管有缪塞恶评,从那时以来大部分法国诗人,一向以拜伦式不幸作为其吟咏的最好材料。

在 缪塞看来,只是在拿破仑后,拜伦和歌德才算世纪最大天才 。缪塞生在1810年,是一首关于法兰西帝国盛衰荣辱的叙事抒情诗,形容"concusen tredeuxbatailles"两次战役之间,孕育的那个世代的一人。

在 德国对破仑的感情比较分歧。有像海涅那样的人,把他看成自由主义强有力的传播者,农奴制破坏者,正统主义仇敌,让世袭小邦主发抖的人 ;

也有些人把他看作基督之敌,以高贵德意志民族的破坏者自命的人,是一个彻底证明条顿美德只有靠对法国难消解的憎恨才得保全的不义之徒。俾斯麦完成了一个综合: 拿破仑总归还是基督之敌,然而不单单要憎恶,而是应效法的基督之敌。

尼采承认这个折衷,他怀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喜悦讲,古典战争时代就要到来,这恩惠不是法国大革命,而是拿破仑给予我们的。就这样拜伦的遗产--民族主义、撒旦主义和英雄崇拜,成了德意志精神复合体的一部分。

《 拜伦传》鹤见佑辅对其至高评价:"拜伦挥动着他那热烈如火的诗笔,震撼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声音像天的声音一样,穿透地上万民的心胸。他的真实以宇宙大真实的威力,降落在一般大众的头上…… 只要人类还没失去对自由、爱国、民族独立,和个性发扬的思慕与渴仰,诗人拜伦的气魄便会永久阔步在大地之上。"

~~~~~

人物思想

拜伦当时是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表,贵族叛逆者和农民叛乱,或无产阶级叛乱领袖,是十分不同类型的人。饿着肚子的人不需精心雕琢的哲学刺激不满,或给不满找解释,任何这类东西在他们看来只是有闲富人的。

很明显,一个贵族如果其气质和环境不有点什么特别便不会成为叛逆者。拜伦的环境非常特别。 他对最幼小时回忆就是父母的争吵; 母亲是个残酷得叫他害怕、庸俗得让他卑视的女人;? 保姆兼有恶性和严格无比的加尔文主义神学; 跛脚让他满心羞惭,在学校阻碍他成为群体一员。

度过一段穷苦生活后,十岁时他突然做了勋爵,成为纽斯提德府业主。他继承的是他叔祖父,那位叔父"恶勋爵"33年前在决斗中杀了一个人,从此后四邻见弃。拜伦族向来是个放纵不法的家系,母亲的先辈哥登族甚至更是如此。

这孩子在阿伯丁一个贫巷污秽中生活过之后,当然为自己的爵号和府第而欢欣,一心愿取得他祖先的性格,以感谢他们给予的土地。

拜伦的气质和行动混合着撒旦成分。少年时代不止一次被称为"小恶魔乔治·拜伦The little devil Georgie Byron",此称号带给他极大心灵创伤。

不难想象,一个孤独而敏感、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孩子,对此绰号是怎样的感觉。 他常常发怒,而其狂暴脾气和整日闷闷不乐的坏心情,又真的使他看起来拥有恶魔气质。

拜伦将自己看作一个背离宗教、被国家驱逐的恶魔式人物,常在耻辱中狂欢。我们不能认同其放荡,但却可理解其作为反叛者的心理: 既然被世界弃绝就要做个彻彻底底的恶魔,与上帝彻底决裂,公然蔑视教会、教徒和礼拜仪式。

他在声名狼藉中游弋,残忍享受报复世界的快感。 在给托马斯·穆尔的信中他戏谑地提到自己的放荡和混世,并以看似随便的语气提到: "有首反拜伦的长诗要发表了,要证明我已组织一个长诗推翻一切宗教和政府的阴谋集团且已取得很大进步……"

其扭曲的反抗恰恰体现了拜伦和恶魔的精神相通。撒旦式人物也受到拜伦的认同和赞许。如该隐,在圣经中他因亚伯而受到诅咒、驱逐。但在剧中其形象却大大改变,因和上帝对抗而成为拜伦赞颂的英雄 。

该隐不屈服于任何力量,骄傲不逊。拜伦说: "我不得不让该隐和卢西弗意见一致地交谈,确实,这在诗歌中总是允许的。

该隐是个骄傲的人: 如果卢西弗答应给他一个王国,这会使他得意洋洋: 魔鬼的目的,是使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命不凡,让他看到世界的无限和自己的卑微,直到他陷入导致大灾难的精神状态,而这只是由于心里一时动怒,而不是出于预谋或嫉妒亚伯(这会使他可鄙)。"

该隐骄傲的性格和拜伦惊人相似。而拜伦被上流社会放逐后,也像该隐一样过着不愉快的孤独逃亡的生活,因此面对该隐时,总不自觉地倾向他。

拜伦后来写出大量歌颂自由的崇高诗篇,所歌颂的自由是德意志邦主或柴罗基人酋长的自由,并不是普通凡人想来也可享有的那种劣等自由。拜伦虽感自己可以和撒旦匹敌,却从不十分敢把自己放在神的位置上。

傲慢发展过程中,以下这步尼采做到了,他说: "假使有众神,咱不是神怎么能忍受? 所以没有众神。"注意这个推理中没吐露的前提: "凡是伤咱自尊心的事情,都必须断定是错的。"

尼采和拜伦一样,也受宗教教养甚至程度更深,但因他具备较高明的理智,所以找到一条比撒旦主义高明的逃避现实道路。不过尼采对拜伦,始终是非常同情的。他讲:

" 悲剧就在于,如果我们在情感和理智中有严格的求真方法,便无法相信宗教和形而上学里的教条,但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发展,我们已变得十分娇弱敏感痛苦,需要一种最高拯救和安慰的手段。由此,便产生人会因他所认识的真理而流血至死的危险。"

伟大人物在尼采看来像神一样; 在拜伦看来,通常是和他自己战斗的泰坦。不过有时他也描绘出一个和"查拉图士特拉"不无相似的贤人--"海盗",在和部下们交往上,更掌握他们的灵魂,用那制人手段领导卑劣的人心,使之寒栗昏乱。

就是这位英雄"过分憎恨人类以至不感觉痛悔"。这里的一个脚注断然讲,"海盗"是符合人性实际的,因汪达尔人的国王干瑟里克、皇帝党暴君艾济利诺和路易西安纳的某个海盗,都表现出同样特性。

人物轶事~~~

拜伦在剑桥念大学时,常有些古怪行为: 不顾禁令,偷偷地跑到喷泉池里游泳;宿舍不让养狗,于是他就特意养了一只熊,放到塔楼左边的屋顶阁楼里喂养……

他对女性,总是容易动感情。

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纽斯台德,和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爱情。尽管拜伦很爱她但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婚。青年拜伦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像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时,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 在女友鼓励下,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次年第一本诗集《闲散时光》出版。这时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但由于种种原因,拜伦的恋爱又没成功。

很快他又开始第三次恋爱--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爱情,这马上博得诗人共鸣。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谁知,正当诗人处于热恋时塞莎却不幸病逝,这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即使有三次恋爱,拜伦对妇女巨大的吸引力也从未消失。1812~1815年飞黄腾达出够了风头,然后莫名其妙地和安·米尔班克结了婚。 她是个冷漠严肃的、有理智的妇女,对他来说根本不合适--只是有很多钱。米尔班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不到一年就离开他,暗示他和同父异母姐姐奥古斯塔关系暧昧。这使整个社会转而对他采取敌对态度,对他进行恶意诽谤和诬蔑,其过分程度就如当初对他进行赞美和吹捧那样。

拜伦不愿继续忍受这种侮辱,便离开英国,一去不复返。以后几年,他主要是在威尼斯度过的,但即使这样,他也搞了不少风流韵事。

1819年4月,在威尼斯的边齐翁宫,被介绍给泰雷萨·格维奇阿利伯爵夫人。他当时已年近三十二岁,而泰雷萨年仅十八岁。 就在相识第一天,拜伦就建议泰雷萨,随便在什么地方,同他单独约会。后来她收到经梵蒂冈批准的离婚书,离开泰雷萨,这使得拜伦和她关系更进了一步。

1822年,诗人的女儿阿列格拉因病死去。这以后,拜伦与泰雷萨便相依为命,直到1824年逝世。

爱过的人,拜伦都为其写诗--正因丰富的感情生活,写下许多优美抒情诗。

在哈罗时,拜伦就意识到自己不同一般的性取向。入剑桥后,开始一段终身难忘的同性 情: 在剑桥遇到十五岁的唱诗班少年约翰·埃德勒斯顿。多年以后,拜伦把这段恋情描述为"强烈的、纯真的爱和激情"并写道: "我爱他胜过世间万物。"

拜伦随身佩戴埃德勒斯顿给他的信物,直到去世。

有说是一颗玛瑙石英做的心形饰物,也有说是戒指。

我推荐些给,以下是09年排行的,希望你会喜欢!! 《2009年度喜剧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猖狂的赛车》(点播第1、2集)搞笑的情节、风趣的台词令本片成为2009年国内影坛最成功的喜剧片。 2、《宿醉》史上最猖狂的醉后事件,从头笑到尾,无间隙愉悦。 3、《海盗电台》从冷风趣到下三路英式笑话随处可见,光是几处带点荤味的段子都可以把观众搞得乐呵呵,精心挑选的几十首摇滚金曲赤裸裸的诱惑摇滚迷。 4、《重回十七岁》如果你有机会重返青春,会重新做一些选择吗。 5、《流浪狗之家》聪慧仁慈的孩子们和可爱机灵的狗狗,带给你温馨和激动。 6、《我的废墟生活》绝对轻松,绝对温馨,甚至毫不煽情,却毫无预警地,一击而中。 7、《僵尸之地》僵尸也淘气,从头笑到尾。 8、《博物馆奥妙夜2》比第一集更猖狂,每个角色颠覆传统,让人捧腹大笑。 9、《》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无数轻松而聪慧的“笑段”, “笑果”比预想壮大。 10、《压榨》生活需要这样的喜剧来滋润。 . 《2009年度动作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十月围城》2009华语影坛最强制作。 2、《新宿事件》真实的反响了偷渡到日本涉黑中国人的生活,导演刻画出的一幕幕男人间情义,令人动容。 3、《暴力街区2:终极》延续第一部流畅的跑酷动作风格,节奏明快,配乐也是很大的亮点。 4、《飓风营救》退休老特工千里救女,干净利落的动作风格,让观众大呼过瘾。 5、《叶问》近年来最好的香港工夫**。 6、《赛车风云》速度感超强的“汽车动作片”。 7、《意外》开场惊艳,情节精彩,奇特的**气质与运镜伎俩。 8、《守望者》它没有了好汉主义,取而代之的是虚无、焦虑与失落,它不再是正邪分明的善恶大战,而是处在边沿,勉强称得上好人的人与更糟糕的人的奋斗。 9、《黑夜传说前传:狼族再起》单纯的情节,残暴的打斗,完善的视觉效果冲击观众眼球。 10、《复仇》:安静画面下的暴力迸发,慢节奏的叙事画面和男人间游戏般的生逝世情义,香港导演为法国人上的一道东方大餐。 . 《2009年度爱情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暮色2:新月》足够帅的帅哥,足够美的美女,足够俏丽的场景。 2、《爱有来生》聊斋式的人鬼恋与轮回,浪漫缠绵。 3、《朱莉与朱莉娅》两段温馨无华的生活,同一种积极自负的态度。温馨四溢,妙趣不断。 4、《和莎莫的500天》结构新鲜,色彩与细节处理很有情调、浪漫,台词有讽刺意味的小乐趣,看完后耐人寻味。 5、《假结婚》悍妇帅哥,碰撞。 6、《其实你不懂他的心》未婚大龄MM都应去看看。 7、《寻找伴郎》爱情、友谊分不明确,一部妙趣横生的嬉皮士逗玩直男喜剧,太有意思了。 8、《丑陋事实》下半身动物男人与只爱浪漫爱英俊的女人会怎样。 9、《很想和你在一起》足够纯情和狗血的高中爱情故事。 10、《保持爱你》解读各式爱情。 . 《2009年度剧情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不能没有你》描写官僚作风的写实影片,传说马英九观看完亦激动落泪,本片包揽金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4个奖项。 2、《建国大业》云集170余位明星票房超过4亿元国民币创造了国产**的票房新纪录。 3、《弱点》由真人故事改编,令万千影迷激动的励志类影片。 4、《白丝带》本片获2009年戛纳**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大奖。 5、《风声》2009年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华语**之一,口碑票房双丰收。 6、《预言者》一个老大的成长史,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法国人拍出了近年来最好的黑帮片。 7、《天水围的夜与雾》以轰动一时的2004年金淑英一家灭门惨案为题材,延续许鞍华历来对社会现象的女性关心。 8、《守法国民》讽刺当代美国司法制度的暴力**。 9、《大众,之敌》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一个抢遍了美国中西部银行的超级江洋大盗的故事。 10、《坏中尉》赫尔佐格式警匪片,镜头语言很棒,尼古拉斯凯奇表现依然神勇。 . 《2009年度恐怖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孤儿》高潮不断,结局出来让人大呼过瘾,被数万影迷评为今年最佳可怕惊悚片。 2、《电锯惊魂6》延续前五部剧作风格,精巧的剧情,夸张的血腥。 3、《逝世神来了4》花样翻新,环环相扣,让你感受心跳飞奔的压抑。 4、《堕入地狱》将心理悬疑和骇人场面联合得十分精彩的佳作。 5、《灵动:鬼影实录》手提式DV拍摄而成,悬疑和可怕气氛营造的很成功,DV拍客的梦幻之作。 6、《太平间闹鬼事件》真实故事改编,亲情绪人,作风写实,悬而未决,画面极具冲击力。 7、《末日病毒》病毒的侵袭,人性的考验。可怕的是病毒,还是人心人性? 8、《鬼乱5》既让你吓到捂眼,又让你笑到崩溃。 9、《魔屋》打斗场面够虐,剧情紧凑。 10、《厉鬼将映》剧情亦真亦假,节奏鲜明,情节反转,画龙点睛。 . 《2009年度战争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无耻混蛋》当法国人不讲情义,美国人不讲人权,德国人不讲原则,英国人满脑浆糊,犹太人大开杀戒,就逝世了。 2、《南京!南京!》战斗就是异族的文化在我们的废墟上舞蹈。 3、《拉贝日记》一个德国人的视角拍出的,形象地再现了拉贝建立南京安全区的始末。 4、《护送钱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一个不流于情势的简略仪式,对于唤醒群体意识很重要。 5、《沂蒙六姐妹》故事流畅,画面很美,情绪质朴,细节到位,是个值得一看的主旋律**。 6、《不惧风暴》告诉你一个有血有肉的英国前首相,醉鬼丘吉尔在二战中的工作与生活 7、《刺杀》紧凑的情节,再现当时二战德国的一场政变。 8、《赤壁下》(点播第8、9集)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火烧赤壁、鏖战曹营,感受当年赤壁大战。 9、《斗牛》(点播第10、11集)作为今年优良的国产影片,让男主角黄渤获得金马影帝。 10、《反抗军》一个关于大屠杀中犹太人如何奋力生存下来的感人故事。 . 《2009年度科幻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阿凡达》让眼睛去旅行;新式特效影片升级到环保影片,真实的反响了现代的**技巧和人类的现状。 2、《第九区》导演借用了大师的创意,用精彩的剧情,完善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归属感的故事。 3、《月球》俏丽的原创故事,悬疑波折的情节,高屋建瓴的内涵,宏大叙事的野心,荣获爱丁堡**节最佳英国**奖。 4、《变形金刚2》(点播第4、5集)完善的商业片。 5、《2012世界末日》(点播第6、7集)视觉系**,一流的场面,灾害题材的巅峰之作。 6、《星际迷航》(点播第8、9集)宇宙场景的广角、星舰的局部特写、战舰的星际对决、黑洞造成的星球坍塌等等特效场面目不暇接又与剧情切合完善,让人不得不赞叹**的精巧。 7、《特种部队》(点播第10、11集)精准的节奏、立体的人物、奥妙的悬念完成了一部堪称教科书式的杰作。 8、《金刚狼》华丽空洞的兽性勃发。 9、《终结者4》一个新的传奇人就是机器,机器就是人。 10、《哈利波特6》(点播第14集)摄影、配乐、艺术领导、表演等都有奥斯卡级惊人施展。 《2009年度动漫片类十部最佳影片》 本站根据YOY影视( www.yoylive.com )2009年点播数据和用户好评度综合评选出此类型片中最优良的十部影片,供大家观赏,并祝大家新年快活! 1、《飞屋环游记》一个温馨奇特的故事让人欢笑又激动。 2、《冰川时代3》紧张刺激的剧情加上搞笑的桥段,一个很可爱的冒险故事。 3、《玛丽和马克思》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孤单的角落,那么这部影片让你品位孤单。趣味睿智的台词,内容很具深意,令人沉思。 4、《鬼妈妈》逐格动画的怀旧作风,有一些温馨幸福,也有一点阴森可怕。 5、《机器人9号》新鲜的表现情势,奇特的动画作风,其同名短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6、《大战外星人》妙趣横生,依然是梦工厂动画的招牌恶搞作风。 7、《美食从天而降》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奇思妙想的内容让人欢笑。 8、《51号星球》用一个特别的视角看外星人。 9、《麦兜响当当》一只仁慈可爱的笨笨猪带给你的纯挚和温馨。 10、《阿童木》有场面、有笑点、以及众多经典人物。